上海财经大学培训中心学习网

首页 > CPA > 常见问题 >

作为2018年CPA备考生,如何学好注会?

2021CPA备考资料
  • CPA课程讲义
  • 考生通关笔记
  • 各科知识点视频
  • CPA真题题库
  • 六科思维导图
  • 全真模拟机考
作为CPA备考生,很多人对于CPA考试的印象就是一个难字,由于CPA证书含金量大,难度也是不能阻挡大家报考的决心(2017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报名人数达115.9万人)。2018年CPA 考试报名还没开始,准备报考的考生已经开始备考了,那么作为2018年CPA备考生,如何学好注会?
 
首先我们要确定好报考科目:
 
1.会计建议先考过。因为会计学好后至少对审计财管税法都有影响,会计的基础性地位没有任何一个科目可以撼动。
 
2.没有任何会计基础就学习经济法、税法乃至战略都是可以的,学习财管也勉强可以,但没有任何会计基础就学习审计的各具体循环审计部分无疑是一种灾难;
 
3.经济法税法只看轻1或轻2(基本不看教材)就通过的可能性大于其他各科目。
 
4.如果次报考,别一起报会计审计财管,原因不解释;
 
5.次报考【会计、经济法】/【会计、税法】组合的人较多,其次是报考【会计、经济法、税法】,再次是会计财管战略
 
6.次参加考试不报会计而报审计,同时加上其他N门的都是勇士。
 
学习方法很重要,针对不同的科目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当然对于备考注会来说,三阶段学习方法是大家普遍接受的学习方法,不管针对哪个科目,全面学习、重点突破和考前冲刺都是适用的备考进度,当然每个阶段学习重点也大体适合每个科目的特点,不同的是具体计划的安排比重上有所差异。
 
1、基础学习阶段:全面学习,夯实基础!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再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月时间搞定遍学习,不要指望遍全部看懂、听懂!进度最重要!会计和审计来说,教材整体精读看三四遍是正常的;财管和税法整体精读看两遍就可以了,后面都是零散记忆;经济法和风险管理整体精读一遍左右,零散时间记忆。
 
2、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重点突破。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比如会计学习应该找到教材中的公允价值、摊余成本、递延所得税等整套业务流程主线,串联起全部章节内容。审计要注重整体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注册会计师思考的意识;至于财管和税法主要通过加强练习和计算掌握各种模型和计算方法。经济法和风险管理重在加强理解,通过实际案例培养自己法理分析的能力。
 
3、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训练,知识点冲刺。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会计中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审计中重点关注业务循环中的程序设计,财管中要求做好模型复习法、经济法、税法等通过例题复习法,通过模拟题训练掌握细小的知识点。考前两三周开始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学习上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之前应该看看税法的所得税章节。

 
 

来源|未知。若需引用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